当知道要放慢心以后……
我就不再急着一定要在当天思考出某一个东西了,而是把问题提出来,放在脑中,想想,想不通了就拿着手机,或对着电脑,这看看,哪看看,做点这,做点哪,或者出去转一圈,再或者去找人聊聊天。
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了解事情的实际情况,一发现有用的事实信息时,就再继续思考思考。
这样做就不像之前那样会堵在一个地方了,总会有进展,并且,能从各个角度想通很多问题,但……这样做也有缺点。
按照这样做,4天过去了,脑袋里有了好些问题的答案,但是却发现这些答案总像是一个一个隔空相望的孤岛,无法一个个连接起来组成一条顺畅的通路,于是导致无法把一件事情彻底想透。
怎么办?
照这样下去,就算再用4天,可能也不会有质的改变。现在已经不是“放慢心”的问题了,应该是遇到新问题了,得再想想法子……
还是写下来吧!
这样静静地想,看不见,摸不着,太虚无了,写出来应该会好一些……
于是,打开电脑,新建word文档,打出最终目的,再换一行,打出怎样一定达成目的,打上问号,接着再换行……
这样,15分钟左右,一下就把一个个孤立的答案串连起来了,一下就有了一条清晰的通路。
一连4天都模模糊糊,结果这样一边写一边思考,居然15分钟就有了清晰的总体思路!这两者的效率差得我10个手指头都不够数了!
不错!不错!那么继续……
现在只是思路清晰了,问题的答案还不能确定以及肯定,还做不到一定达成,那么继续这样一边写一边思考,然后,发现新的问题了……
有些节点继续反推下去,需要分叉了,但是word文档里不好画分支,思路无法深度拓展了,怎么办?仔细思考了0.1秒后,我拿着鼠标的手,移到了空白处,右键,
新建思维导图,
这下随便怎么分叉都好办了。
好,重新来过……
首先,在根节点写下问题的名字。
然后,创建子节点,写下最终目的。
再,创建同级节点,写下怎样一定……
接下来,一个一个逐层深入。
20分钟左右,整体思路,确定!
再10多分钟后,确定无疑的做法,找到!
再几分钟,找找疏漏,暂时没找到,那么,先这样,等明天看还没有新发现,如果没有,最终,一定达成目的的做法,找到!
这个问题,终于快要破解掉了!
全身上下,从头到脚地通畅无比!那感觉,1个字,太爽了!
我知道,您是不是在想:
我叙述的这个过程没有列举一个具体事情,不够形象?
那么,形象的来了……
给您看看现在您正在看的这个课程,我当时在思维导图上是怎样反推的吧,见下图:
比较长,手机需要横过来了哦……
如果看不清图片上的文字,那么,用手指点一下图片,进入全屏观看模式,然后就可以放大着看了。
您可能注意到了,这个思维导图里没有出现很多“一定”的字眼,那是因为2个原因:
1、这个课程目的,是为了带领大家去找到最好的思维方法(绝对逻辑反推法)。
在知道这个方法之前,很多朋友的观念中还没有绝对思考的习惯,所以就没有把“一定”明写出来。
但是您仔细看看,前后的逻辑关系,都是一定性的。
2、有时候在字面上强调“一定”,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广度。
这样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,所以,在字面上也可以把“一定”两个字拿掉,只要我们自己心中思考的是绝对逻辑,一定性的,就可以。
好,最后:
当您事实了解得差不多,脑袋中思维的火花闪闪,那么,就打开电脑,创建思维导图,来正式地根据最终结果,用绝对逻辑,一层层反推吧。
依我1年半的经验来看,那感觉经常畅快到飞起。
如果,您还没有用过思维导图,不知道怎么用……
那么,您网络上一搜“思维导图软件”6个字,然后随便找一个您看着舒服的,下载安装,再然后,他们的新手说明里就有说怎么使用。
看看,5分钟,您就会了。